close
   

歐洲人認為過去在我們背後,未來則在我們前方。安地斯山的印地安人想的正好相反。

若問愛瑪拉人過去何在,他們會指著前方視線所即之處。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看見過去發生過的事,未來則是未知的,看不見的,所以未來應該在背後,是看不見的,所以不值得浪費一丁點精神去想。若問他們明天如何,得到的答案是聳聳肩。若是等一班公車或等一個遲到的朋友等上大半天,他們依然很平靜

 

大自然決定大腦的功能,不過在時間感這部份,它只定下最低限度的規定。因此,我們不僅能自由決定如何填滿我們的時間,我們甚至可以選擇如何感受生活的節奏。

 

我們的情緒,也會使我們感覺時間有時短有時長。…這也是等待令人如此難耐的原因—「無聊」不僅僅是一段沒有填滿的時間。休閒時刻可用白日夢將它填滿;無聊時,心裡並不平靜。我們感到委屈,因為別人讓我們等待;我們感到無奈,因為我們不能早點完成想做的事;我們擔心會錯過更重要的事;或許也會生氣,氣自己被困在單調乏味的例行公事之中,而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當成年人感到無聊時,他們不是因為虛度光陰而痛苦,而是因為期待落空

 


 

難怪上班的時間總是這麼漫長,而且忙了半天卻說不出自己在忙些什麼。因為無聊而疲乏,真是矛盾。看完時間的生命學,再回想之前看的失竊的孩子,突然明白為什麼這麼喜歡失竊的孩子這本書。除了內容奇幻精彩,更充滿了諷刺與哲學意味。我很喜歡其中的一句話:住在那個世界真的很奇怪,要受時間限制,還要漠視自己的本性。

 

還滿喜歡A一袋這個角色的,也幻想過如果我是那個被偷走而變成妖精的小孩,可以自由自在又不用擔心變老。不過一想到有幾百年的命要活,又害怕了起來。如果我有了這麼多時間,卻還是把它們浪費在委屈、無奈、擔心、生氣這些因為無聊而產生的情緒上面呢?如果我有了五百年的生命卻還是過得跟現在一樣呢?這真是非常恐怖的事!

 

反過來想,與其老是想著如果怎樣怎樣、就可以如何如何,不如想想怎麼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過得更充實。不過這個層次有點跳級了,我想我得先學會"感受"。生命中美好的事何其多,老是抱著煩惱不放真的很浪費。就像文章之初愛瑪拉人那樣,不為了未知的事浪費精神,而是感知當下、專注在已擁有的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tsai4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